手机注册 邮箱注册
修改密码(手机验证) 修改密码(邮箱验证)
登录
  • 手机号/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登录
  • 注册
  • English
    Français
下载中心
【收藏】常用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8-10)
2022-11-23 11:11:41
九、风湿类检查项目临床意义(1项)
项目名称缩写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RF参考值:<20IU/ml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很有意义。

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包括所有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它们是抗变性或聚合lgG分子FC片段的抗体,检测RF为鉴别诊断风湿疾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十、特种蛋白类检查项目临床意义(16项)
项目名称缩写临床意义
抗链球菌OASO参考值:<166IU/mL

升高:见于见于风湿热病、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也见于少数肝炎、肾病综合征、结核病、结缔组织疾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有些过敏性紫癜、高胆固醇血症、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

机体被链球菌感染后可产生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此抗体是链球菌的外毒素。检测ASO有助于诊断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疾病如类风湿、急性肾小球疾病、猩红热和扁桃体炎等疾病。

A组链球菌感染后1周,ASO即开始升高,4-6周可达高峰,并能持续数月,当感染减退时,ASO值下降并在6个月内回到正常值,如果ASO滴度不下降,提示可能存在复发性感染或慢性感染。多次测定,抗体效价逐渐升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抗体效价逐渐下降,说明病情缓解。

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结节性红斑、猩红热、急性扁桃体炎等ASO明显升高。少数肝炎、结缔组织病、结核病及多发性骨髓瘤病患者亦可使ASO增高。除了急性阶段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血清中通常检测不到ASO值的升高。在肾病综合征和抗体缺乏综合征患者的血清中仅有极低含量的ASO。
C反应蛋白CRP参考值:0 ~ 0.6mg/dL

升高:见于机体发炎,尤其以肺炎球菌感染、组织感染等多种疾病升高明显。

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发炎时,患者血清中的CRP升高。尤其以肺炎球菌感染、组织感染等多种疾病升高明显。在1930年,CRP由Tillet在急性感染患者血清中发现,现在CRP已成为检测感染和发炎的敏感指标。并对手术后患者的监测和对婴儿感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研究还发现,正常值范围内的高水平CRP与心肌疾病的死亡率有关,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前白蛋白PALB参考值:20~40mg/dL

前白蛋白是一类富含色氨酸55KDa 的蛋白,由肝细胞合成,主要作用是结合与转运。前白蛋白是反映体内蛋白状态的优良指标。

前白蛋白降低见于蛋白质营养不良(PCM)、肝功能损伤、肝硬化、外伤及感染。帕金森氏病、饮酒和口服避孕药可导致前白蛋白升高。
转铁蛋白TRF参考值:170~340mg/dL

TRF在急性时相反应中往往降低。因此在炎症、恶性病变时常随着白蛋白、前白蛋白同时下降。在慢性肝疾病及营养不良时亦下降,因此可以作为营养状态的一项指标。TRF连接上铁离子之后可以防止铁中毒以及通过肾的流失。

其水平的升高常见于铁缺乏症、怀孕、雌性激素的控制以及类脂质肾病。其水平的降低常见于遗传性的缺陷、睾丸激素的控制、感染、急性炎症、某些类型的肾炎、肿瘤、血色素缺失、急性的疟疾以及营养不良。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参考值:>1300U/L(采用EDTA抗凝血)

降低:见于药物性溶血、蚕豆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等。

G6PD是一种存在於人体红血球内,协助葡萄糖进行新陈代谢之酵素,代谢过程中的NADPH能保护红血球免受氧化物质的威胁。G6PD缺乏时,若身体接触到具氧化性的特定物质或服用了这类药物,红血球就容易被破坏而发生急性溶血反应。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由于该基因为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常见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G6PD缺乏是诱发伯氨奎啉类药物性溶血、蚕豆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某些感染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对高发病区人群进行该项指标的筛查,可以有效预防溶血症的发生。进行婚前体检和产前检查对优生优育和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有重要意义。
D-二聚体DD参考值:<1.0ug/mL。

升高:见于体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栓性疾病。

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和D-二聚体最大的区别之一是,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可以以纤维蛋白原为底物,而D-二聚体是以纤维蛋白为作用底物,因此,在原发性纤溶时D-二聚体水平并不增高,而FDP水平增高。

DD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D-二聚体的检测对于快速血栓性疾病及时诊断以及溶栓治疗的疗效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补体C3C3参考值:82~180 mg/dL。

升高:见于急性炎症、传染病早期、肝癌、组织损伤等。

降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关节疼痛等;还可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菌血症、组织损害和慢性肝炎等。

C3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炎症反映时其值升高。低值见于肾小球肾炎和免疫复合物疾病。补体主要是在肝脏中被合成的,其中补体C3和C4是最经常被检测的。C3是补体系统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个组分,它是补体两条主要激活系统的中心环节。

C3含量减低主要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关节疼痛等。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C3含量减少,病情缓解后可恢复正常,故C3的测定不仅有助于诊断,还可以观察疗效和监测预后。
补体C4C4参考值:10~40 mg/dL

升高: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等。

降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候群、肝硬化、肝炎等。

C4比C3敏感,炎症时C4增高,低值表明补体激活发生抗原-抗体反应。C4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测定有助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

C4含量降低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LgA肾病。在SLE中,C4的降低常早于其它的补体成份,且缓解时较其它成份回升迟。狼疮性肾炎较非狼疮性肾炎C4值显著低下。C4含量增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diter’s综合症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
免疫球蛋白IgAIgA参考值:70~400mg/dL

IgA在可溶性免疫球蛋白中占15%。约有90%的血清IgA以单体形式存在,其余以二聚体和多聚体形式存在。大多数IgA不在血清中,而是以另一种重要形式——分泌性IgA存在于泪液、唾液、消化液和呼吸道分泌液中。

IgA浓度的下降发生在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中,蛋白质从肠内流失及通过被烫伤的皮肤而流失也可引起IgA浓度降低。IgA水平的升高与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有关,特别是肝的炎症过程会使血清IgA水平升高。多种骨髓瘤能产生大量单克隆或多克隆的IgA。
免疫球蛋白IgGIgG参考值:700~1600mg/dL

IgG是由血浆细胞产生的一种数量最多的免疫球蛋白,占总免疫球蛋白的75%。它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结合,进一步触发抗原的分解。

IgG浓度的下降发生在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降低也可能由于蛋白质从肠内流失或通过被烫伤的皮肤而流失所引起的。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IgG浓度上升,如红斑狼疮,慢性肝癌,传染性疾病和胆囊纤维症等疾病。
免疫球蛋白IgMIgM参考值:40~230mg/dL

IgM是一种最早期的免疫球蛋白,是初次接触抗原后首先合成的免疫球蛋白。在成年人的血清中,占总免疫球蛋白的5%。

IgM浓度下降发生在原发性及继发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中,IgM值的减少常见于蛋白质流失性肠道疾病及烧伤。严重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IgM浓度上升。多种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细菌和寄生虫传染病、肝脏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及胆囊纤维症可使IgM浓度增加。
B因子BF参考值:10~40mg/dL

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B因子(BF)的活性。

B因子是仅有一条多肽链的富含甘氨酸且对热不稳定的一种β2球蛋白,又称C3激活剂前体,是补体旁路活化途径中的一个重要成分。B因子以及其它补体成分的代谢率很高。正常人血浆内的补体每天约有1/2更新。合成率与血浆中补体水平明显相关,血浆补体值反映了合成和分解之间的平衡。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急或慢性肾炎、混合结缔组织病、急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荨麻疹、风湿性心脏病等会导致B因子被消耗而降低。各种肿瘤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急性阶段,B因子明显升高。
铜蓝蛋白CP参考值:23~44mg/dL

CP是具有酶活性的含铜的α2-糖蛋白。分子为单一多肽链,含许多糖侧链,每分子含6个铜原子,因其能催化亚铁离子氧化成高铁离子,又称为亚铁氧化酶。它是生物源胺类氧化酶及铜的载体。

从食物中摄入的铜大部分在肝内与CP结合,30%~80%经由胆汁排出。血清中的铜95%与CP结合,仅5%与白蛋白呈疏松结合,后者可与铜试剂反应。每日摄入铜自尿中排出不到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由于体内铜代谢障碍所致,血清CP含量降低。

CP也是一种急性反应期蛋白,感染炎症时增高。在炎症或感染受控制后,可导致一过性的低水平。

血清中CP含量降低见于肾病综合症、严重肝病;增高见于半数以上的肝癌、胆石症、肿瘤引起的胆道阻塞、妊娠后3个月及口服避孕药者。
铁蛋白Fet参考值:男20~300 ng/mL;女10~120 ng/mL

用于检测血清中的铁蛋白的含量。

在临床上,血液Fet含量测定是检查人体内铁储存的含量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可以指示人体内铁离子的缺乏状态和使用铁治疗的状况。

碱性铁蛋白与铁的长期铁储藏量有关,存在于肝脏、脾脏、骨髓中;酸性的铁蛋白主要存在于心肌和胎盘,与恶性肿瘤和心肌疾病相关。

铁蛋白测定以300ng/mL为正常上限,某些肿瘤常常升高且大于此值,常见于:急性白血病、何杰金氏病、肺癌、结肠癌、肝癌和前列腺癌。

检测铁蛋白对肝脏转移性肿瘤有诊断价值,76%的肝转移病人的铁蛋白含量高于300ng/mL,与AFP联合检测,尤其是AFP正常的肝癌患者,可提高诊断率。

铁蛋白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坏死、红细胞生成受阻断或肿瘤组织中合成增多所致。
免疫球蛋白ElgE参考值:≤358IU/mL

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的含量。

IgE 是由两条轻链和两条重链组成的对热极不稳定的一种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是由鼻咽、扁桃体、支气管、胃肠粘膜等处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是介导I型变态反应的主要抗体,最明显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是亲同种细胞性。

在5种免疫球蛋白中,IgE半衰期最短,并且具有最高的分解率和最低的合成率,因此血清中含量最低,通常男性略高于女性,过敏体质或超敏患者,血清中IgE明显高于正常人,外源性哮喘患者较正常人高数倍,故IgE在血清中含量过高,常提示遗传过敏体质,或I型变态反应的存在。

血清中IgE含量的升高分为单纯性升高和多种型升高。单纯性升高,一般是由于IgE型多发性骨髓瘤所致。多种型升高是由于特异反应性疾病(特异反应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异反应性皮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寄生虫感染、T细胞功能不全症(高IgE综合征、湿疹血小板减少多次感染综合征、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选择性IgA缺乏症、重症复合免疫功能缺陷)、软组织嗜酸性肉芽肿(木村病),Hodgkig病(霍奇金病),急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风湿性关节炎,川崎病,小儿腹泻等疾病所致。

血清中IgE含量减少一般由多发性骨髓瘤(IgE型除外)、低或无γ-球蛋白症(原发性或继发性)、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重症复合性免疫功能缺陷、慢性副鼻窦肿瘤、类肉瘤样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矽肺、石棉肺引起。
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参考值:31~51umol/L

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不饱和铁结合力(UIBC)的含量。

UIBC 是血清中没有与铁结合的转铁蛋白结合铁的能力,与血清铁之和称为总铁结合力。

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转铁蛋白合成增加,如缺铁性贫血;转铁蛋白释放增加,如肝细胞坏死。

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转铁蛋白丢失,如肾病、尿毒症等;转铁蛋白合成不足,如遗传性运铁蛋白缺乏症。
八、血气电解质检查项目临床意义(10项)
项目名称缩写临床意义
氯离子Cl参考值:95~105mmol/L

氯离子降低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如失盐性肾炎、代谢性酸中毒等,血清氯增高见于脱水,囊性纤维化(又称先天性粘液稠厚症)。

氯增高常见于脱水,持续腹泻及碳酸氢盐丢失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肾上腺功能下降或升高导致的内分泌失调等。氯降低常见于酸中毒、失盐性肾炎和过度出汗等。
Ca参考值:血清/血浆2.05~2.54mmol/L;尿液:女性<6.24mmol/24h;男性<7.49mmol/24h

浓度升高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阿狄森氏病、低血钙症、佝偻病、慢性肾炎、代谢性酸中毒、肿瘤、维生素A过多症等。

钙降低常见于原发性和继发性的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慢性肾衰维生素A缺乏症、代谢性碱中毒等。
无机磷P参考值:血清/血浆0.87~1.45mmol/L;24h尿液12.9~42.0mmol/24h

增高见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磷酸盐排泄障碍,以及甲状腺机能减退、多发性骨髓瘤、骨折愈合期等。减低见于肾近曲小管变性、甲状腺机能亢进、佝偻病等。
Mg参考值:血清/血浆0.7~1.1mmol/L;尿液3~5mmol/L;脑脊液2.34~3.13mmol/L

镁浓度降低主要与消化道失镁,尿路失镁及摄取不足有关,常见于肝硬化,胰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酸中毒等,可出现抽搐,强直,反射亢进等症状。脑脊液镁降低见于病毒性脑炎及局部缺铁性脑病。

镁离子增高常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机能减退、多发性骨髓瘤等。
二氧化碳CO2参考值:22~29mmol/L

可刺激呼吸中枢,当分压较大时, 有抑制呼吸中枢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

二氧化碳增高: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如肺心病、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和气胸等。

二氧化碳减低:代谢性酸中毒:如严重腹泻、肾功能衰竭、糖尿病酮症、感染性休克、服酸性药物过多等;慢性呼吸性碱中毒,由于长时间呼吸增速,肺泡中PCO2减低,肾小管代偿性HCO3-排出增多。
Na参考值:136~146mmol/L

升高:见于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瘤、严重脱水,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等。

降低:见于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失钠,肾炎、肾病综合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尿崩症、糖尿病等尿路失钠,烧伤、大汗时皮肤失钠。
K参考值:3.5~5.1mmol/L(13.7~19.9mg/dL)。

血钾增高,见于:①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毒症时钾排出障碍;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③各种原因引的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酸中毒;④重度溶血、大量输入库存血、挤压综合征、灼伤等;⑤大量使用含钾药物;⑥高渗性脱水。                                               
血钾降低,见于:①严重感染、慢性消耗疾病等长期食欲不振以及手术后禁食时间过长而又未注意补钾者;②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许多利尿剂的长期使用;急性肾功能衰竭由尿闭期转入多尿期;③碱中毒;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或以胰岛素加葡萄糖作为能量合剂使用④大量输入无钾液体致血浆稀释,使血清钾降低。  
血清铁Fe参考值:成年男59~158 ug/dL(10.6~28.3 umol/L);成年女37~145 ug/dL(66~26.0 umol/L)。

升高:见于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再生或成熟障碍性疾病、铁的利用率降低、贮存铁释放增加、铁的吸收率增加。

降低:见于机体摄取不足、机体失铁增加、泌尿生殖道和胃肠道的出血、体内铁的需要增加又未及时补充、体内贮存铁释放减少、某些药物治疗等。

在临床上,血清铁降低见于缺铁饮食、吸收不良、慢性失血、妊娠,或婴幼儿生长发育需铁量增高所致缺铁性贫血;慢性感染、肝硬化、尿毒症、肾病综合症、恶性肿瘤。血清铁升高见于铁剂治疗过量、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血红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急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
Zn参考值:血清70 ~115 ug/dL(10.7 ~17.7umol/L);尿液100  ~1000 ug/24h

锌是重要的营养素,青少年、婴儿、孕妇、癌症及烧伤病人是缺锌的高发人群。

降低: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组织烧伤、肝脏病、肾脏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

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垂体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高血压患者。
Cu参考值:10.0~24.4umol/L(63.5~155ug/dL)

铜是广泛分布于体内的微量元素。血清中的铜主要以铜蓝蛋白-铜及清蛋白-Cu2+形式存在。铜是含铜酶的重要成份,对细胞、呼吸、神经和内分泌的功能有重要作用。

升高:

(1) 胆汁郁滞,不论肝内或肝外胆汁郁滞都可有血清铜和血浆铜蓝蛋白增高,因为肝内铜随胆汁排入肠道,当胆汁郁滞反流必有血清铜的升高。利用铁/铜的比值可鉴别黄疸,若血清Fe++/Ca++比值1,多见于病毒性肝炎;若Fe++/Ca++比值<1,应考虑为阻塞性黄疸。

(2) 恶性肿瘤,如肝癌、淋巴肉芽肿、恶性淋巴瘤等血清铜亦可增高;铜蓝蛋白亦增高。

(3) 某些血液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白血病等亦有血清铜含量增加。

(4) 其他,如风湿病、感染、心肌梗塞、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亦可有血清铜增加。

降低:

(1) 肝豆状核变性,因大量铜沉着在脑及肝组织内,血清铜含量降低,铜蓝蛋白明显降低。

(2) 营养不良、低蛋白血征、肾病综合征,可出现血清铜降低。


上一页 返回 下一页